股票知识微信浅谈两种方法教你测算机构持仓成本
浏览:640次 收藏:10次 评论:6条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投资者要想在股市里生存和赚了,就必须跟着机构走。但要跟好跟对,就必须首先摸清机构的底细,非凡是它的持仓成本。把握了机构的成本,就等于把握了机构的命脉。那么,我们如何从技术分析(K线图和成交量)中推算出机构的持仓成本呢?笔者在实战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研判技巧,以飨读者。
持仓成本是机构的最高机密,但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这一机密。
一、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
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定机构动向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机构关照。其次,猜测机构介入成本。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猜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假如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机构也被套;假如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机构短期并没有出局;假如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比如说,新北洋(002376)季报显示,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公司,占流通股35.73%。除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数未变之外,新进三家,其余六家全部加仓,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一只基金以所持257.9万股位列第一位。如图所示,第三季度期间,机构建仓的加权均价为39.38元,区间换手率为243%,而三季度报公布的时间是2010年10月22日,以22日的开盘价41.8元来计算,也仅仅上升6.14%,涨幅不大,且期间成交量不温不火,说明机构短期并没有出局。若再结合二季度进驻的机构来估算成本,在目前的价位上,部分机构也可能被套。因此,根据推算结果,我们可以在当前价位或逢低大胆介入,因为机构的建仓成本就在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该公式选择个股时,应留意该公式的局限性。比如机构机构有可能期末采用突击重仓或分仓的方法来达到迷惑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等。非凡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东人数再减少我们也应该岿然不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判定。
二、根据均线来推断。
一般而言,中短线机构建仓时间大约需要4-12周,平均约8-10周。从周K线图上,我们可以估算8-10周均价线是机构的成本区域(虽有一定误差,但不会
接下来由股票知识微信来概论两种方法教你测算机构持仓成本,让我们一起来掌握详细信息吧。
假如看了上文,我觉得小伙伴们应当了解两种方法教你测算机构持仓成本了吧!股票知识微信早已在上述文章为大伙儿开展了解读,坚信诸位看了以后应该可以搞清楚哦。